为了方便广大高清爱好者的交流,QQ群:69655899,欢迎大家参与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浏览商品

影片库

搜索影片

    深入敌后----一部典型的美国式的战争片(2001)

    6.3

    Behind Enemy Lines

    编号:43-53 类型:高清HD

    视频编码:蓝光原版 影片大小:37.58 GB 片源分类:冒险/灾难,战争/历史

    地区:美国 是否蓝光:是蓝光 音频格式: 发行年份:2001 更新时间:2016/12/31 14:05:28

    发行年份:2001 影片备注:




【片  名】Behind Enemy Lines
【译  名】深入敌后/冲出封锁线(台)/天击战线(港)
【别 名】天击战线
【年  代】2001年
【国  家】美国
【类  别】动作/战争
【画面比例】2.35:1
【字 幕】英语 中文 中文评论
【片  长】1:45:48 (h:m:s)
【评 分】6.2/10 (56,329votes)
【链 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159273
【导  演】约翰·摩尔 John Moore
【主  演】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吉恩·哈克曼 Gene Hackman
加布里埃尔·马赫特 Gabriel Macht
大卫·基恩 David Keith
奥莱克·克鲁帕 Olek Krupa



【简 介】

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的战争片,年轻的美国空军飞行员克里斯和同伴迈克驾机飞越波斯尼亚上空,按惯例进行地面拍照时,他们的飞机突然被不明身份的武装力量击落,正在克里斯发出呼救信号时,迈克被杀害了。克里斯在陌生的土地上逃亡,努力向拯救地靠近。路上,他无意中发现了大片的墓地。他意识到自己和迈克在飞机上一定无意中拍到了什么秘密,这也是他们被击落、迈克被谋杀的真正原因.....



【获奖情况】

2002年 World Stunt Awards(Taurus Award) Best Aerial Work Dirk Vahle
2002年 World Stunt Awards(Taurus Award) Best Aerial Work Jimmy N. Roberts
2002年 World Stunt Awards(Taurus Award) Best Aerial Work Robert Powell



【一句话评论】

影片不但空若无物,还在不知廉耻的宣扬武力外交。——《洛杉矶每日新闻》

从影片只能看出两点,一是欧文·威尔森加盟本片是为了能与吉恩·哈克曼合作,二是杰恩·哈克曼接拍本片只是为了钱。——《纽约观察家》

一部老套的战争片,时而惊人,时而愚蠢,但至少不会让人厌倦。——《纽约邮报》

险象环生的动作场面接二连三,可以让大脑完全休息了。——BBC



【幕后制作】

制作人约翰·戴维斯希望将本片打造成一部集动作、技术、政治和情感于一身的新型动作片,他说:“虽然本片不乏同类影片中常见的火爆动作,但我更想表现出现代战争的复杂性及其如何影响为国效力的军人。”其实《深入敌后》的剧本初稿中只讲述了两位飞行员友在敌后奋力逃生的故事,是编剧扎克·佩恩想到用两条平行的故事主线构建影片,即同时聚焦于制定营救计划的人们和敌后的惊险之旅。佩恩充分考虑到了政治因素的作用,北约试图阻止美军将领展开救援行动,以保全脆弱不堪的和平局面,被添加进政治背景的影片剧本由此具有了军事小说大师汤姆·克兰西的神韵。在佩恩笔下,飞行员克里斯·伯内特不是空军中的精英,而是平庸无奇的普通人,佩恩解释说:“这打破了好莱坞电影的传统惯例,有《甲入敌后》其实与搏击长空的英勇行为无关,伯内特不过是个陷入惊人险境的常人而已。”这在物色扮演伯内特的演员时,制作人戴维斯看中了曾出演过喜剧片《脱线冲天炮》、《拜见岳父大人》和《特伦鲍姆一家》的欧文·威尔逊,戴维斯说:“我之所以会决定让惯于塑造喜剧角色的欧文·威尔逊化身本片中的动作英雄,是因为我们需要一位截然不同的演员,欧文迷人而风趣,对动作戏也能轻松应对,最重要的是,他能像詹姆斯·斯图尔特、加里·库柏和史蒂夫·麦奎因一样轻易抓住观众,让观众感同身受。”

威尔逊同样对这个非同以往的英雄角色很感兴趣,他说:“在《绝世天劫》和《西域威龙》中,我分别扮演了宇航员和牛仔,而在《深入敌后》中,我要演绎的是一名飞行员。除了角色身份外,能与吉恩·哈克曼演对手戏也让我着实兴奋,因为我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他在《火爆教头草地兵》和《法国贩毒网》中的精湛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和他联袂出演让我感到荣幸之至。”在研究角色期间,威尔逊曾前往海军基地体验飞行员的生活,他不但接受了严格的生存训练,还学会熟练进出F/A-18“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

既然《深入敌后》是一部打破常规的新型战争片,那么执导影片的导演也必须不拘一格,独具慧眼的戴维斯最终锁定了广告导演约翰·摩尔。戴维斯认为摩尔拍摄的世嘉游戏机广告更像是一部讲述惊悚冒险故事的袖珍电影,摩尔以惊人的特技和直升机与摩托车的追逐场景展现出他不同凡响的视觉风格和剪辑才能。“虽然广告只有2、3分钟,但可以看出约翰不同于其他电影导演,”戴维斯说,“他有着自己的新锐叙事语言,而摄影机似乎成为了他手臂的延伸。”摩尔还对波斯尼亚冲突和军事武器很有研究,执导本片让他如鱼得水,就连担任影片技术顾问的海军上校大卫·肯尼迪(David Kennedy)都对军事知识渊博的摩尔赞赏不已。在美国国防部的全力协助下,剧组获准登上两艘航母实景拍摄,而摩尔也得以展现出真实可信的军旅生活。



【影片花絮】

本片是第一部细致描写美国海军新型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的电影。

在影片开头,记者提到了“辛辛那提停火协定”,这个协定确实存在,只不过叫作“达顿协定”。

影片故事根据美国空军上校Scott O'Grady的真实经历改编,1995年,他驾驶的飞机在波斯尼亚上空被击落。

美国空军上校Scott O'Grady曾因影片有损于形象而向20世纪福克斯公司提起诉讼,他称自己从不违抗命令。

当卫星用热成像系统呈现出伯内特的图像时,声音效果与1987年的《铁血战士》(Predator)中的热成像相同。

在球球场景中,剧组人员确实尝试用飞机弹射器来发球,不幸的是,弹射器让球立即无影无踪。

片中出现的卡尔文森号航母(USS Carl Vinson CVN 70)曾多次在其他影片中抛头露面。

英国天空新闻台明显出现在片中,该新闻频道和20世纪福克斯都是隶属于RupertMurdoch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



【穿帮镜头】

片中雷格特制服上的军衔变更多次。

片中3架直升机返回航母的画面中,有两架是单引擎,而在随后的画面中,这3架直升机中却有两架是双引擎。

在伯内特空降过程中,降落伞是矩形的,而当他挂在树上时,降落伞却变成圆形。

当雷格特将一份文件交给伯内特时,纸是皱的,而当镜头切换到伯内特接过文件,纸张却变平了。

在片中对参战机的俯拍镜头中,坐舱玻璃明显反射出照明器材。

当伯内特决定进行反常规飞行时,战机向左转,而在航母的监视屏,却显示战机右转。

当飞机从航母起飞时,机翼两端没有挂载导弹,而当飞机飞行在波斯尼亚上空时,机翼两端出现了导弹。

伯内特和斯塔克豪斯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接到“位于左侧森林”的指令,而当镜头切向飞行员时,他们却在向右侧张望。

影片故事发生在1996年,片中提到的英雄飞行员约翰·丹佛死于空难,而现实中 的空难是发生于1997年10月。

雷格特的直升机由贝尔休伊变为贝尔412。

塞尔维亚人吉普车上的机枪没装弹夹却仍在开火。
1996年的美军军装是传统的粗棉布军装,而片中文森号召航母上的海军着装是从1999年开始使用的。

战机被击落时解体成两部分,而当塞尔维亚人检查飞机残骸时,坠毁的战机却是完整的。

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是从1997年1月才开始装备的,而且最先装备的是斯坦尼斯号航母(USS John C.Stennis CVN 74)。

伯内特被送到撤退集结地,他用无线电告知了雷格特,而雷格特却命令手下找出伯内特所在的位置,集结地点应该是事先确定好的。

在与航母联系时,伯内特称自己的速度已经达到了3马赫,但“超级大黄蜂”战机在36000英尺高空的最高速度为1.6马赫。

男主角burnett在航母甲板玩儿橄榄球,当球落入大海后,burnett呼喊"wilson"。此情节源自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此片于2000年上映,但《深入敌后》的故事背景在1996年。



【美军的剧情背景】

影片中F16被换成了舰载战斗机F18,但基本剧情的灵感还是来源于1995年发生的坠机事件,该事件具体如下:1995年6月2日,史考特欧葛弟上尉(Captain Scotto'Grady)和一名僚机驾驶员飞行到波斯尼亚的上空时,不慎进入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禁飞区,被安置在南巴尼亚卢卡地区的塞尔维亚地对空导弹追踪。为了隐蔽盟军的位置,塞尔维亚人开启了导弹跟踪系统。由于确信在这个地区没有威胁,两架美国F-16战斗机并没有安装电子干扰飞行器,也没有安装雷达自动跟踪导弹的反雷达导弹。一个导弹在两架飞机间爆炸,击中了欧葛弟的飞机中部。飞机遭到损坏,欧葛弟拉起控制杆将座位弹出驾驶员座舱。

安全着陆后,他迅速躲进了附近的一片树林中。他不敢马上发射无线电信号,因为一旦发送信号,很快塞尔维亚人就会查到他的位置。到了第四天,欧葛弟才发出去救信号告知自己的位置,第五天他便与无线电联系上了,美国航母“奇尔沙治号( KEARSAGE)”收到了他的求救信号。

援救行动在夜间进行,一共动用了40架飞机。第24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24th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的两架“眼镜蛇”直升机降落在欧葛弟所处的位置,最后一分钟,他点燃了烟雾弹,一架战机上的海军陆战队员救了他。尽管他们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但危险仍然存在。塞尔维亚地面部队开始用手持导弹发射器和小型武器向直升机发起进攻。飞机起飞时,士兵们听到机身周围枪声一片。美国战斗飞行员报告塞尔维亚的导弹部队正在向这一地区扫描,但是他们并没有得到摧毁他们的命令。半个小时以内,直升机飞到海洋上空,完成了任务。


【敌对方历史背景】

片中,美军飞机被塞族军队击落,其间描写了塞族和波黑的战争,相关背景如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西部的一个多山国家。其为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个联邦单位之一,首都为萨拉热窝。此国是在1990年代期间,南斯拉夫战争时独立,并且根据戴顿协议,她目前是国际社会的受保护地区,由欧洲议会所选出的高级代表所管理。该国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两个实体,其一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中文又称穆克联邦),另一是塞族共和国。波黑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1377年时特弗尔特科·科特罗曼尼奇(TvrtkoKotromani)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王国,但1463年时奥斯曼帝国入侵,波斯尼亚被兼并。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了奥匈帝国的领地,1914年奥匈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duke Franz Ferdinand)在萨拉热窝被塞族民族主义者所刺杀(参见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波黑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分,该王国后来更名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黑成为轴心国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一部分,战后又重归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此时波黑正式确认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边界采用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边界,和实际民族分布颇有出入。1991年10月波黑宣布拥有主权,1992年2月举行全民投票以寻求独立。波黑塞族人随即在塞尔维亚的支持下以武力方式寻求加入塞尔维亚,内战爆发。1994年3月波族人(穆族人)和克族人同意共组联邦,共同对抗塞族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签署代顿和平协定,结束内战,并把波黑分为穆克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波黑内战中共有二十万人死亡,超过二百万人流离失所。战争结束后,北约在波黑继续驻扎维和部队,2004年底由欧盟所取代。



【细节背景】

剧中,美军飞行员因拍摄到了波黑万人坑而被塞族军队追杀,关于万人坑,具体如下:波斯尼亚最大的集体墓葬地中发掘出1000多具1995年斯雷布列尼察大屠杀的遇难者尸骨。发掘小组组长穆拉特·忽尔提克说:“这是迄今为止在波黑地区发现的最大的集体墓葬地。”这些尸骨都被严重损坏,这种情况在“二级”集体墓葬地中非常典型,这是因为屠杀者为了隐瞒罪行,将尸体从原先的埋葬地点转移到了其它地方。

专家们除了发现这些尸骨以外,还发现了14份文件。这些文件显示,这些遇难者死于斯雷布列尼察大屠杀。这是自二战以来欧洲最残忍的大屠杀。1995年,塞族部落入侵了波斯尼亚的飞地斯里布瑞尼卡。这块地区是联合国规定的安全地带。塞族士兵杀害了8000名穆斯林成年男性和男孩。从那以后,发掘小组在波斯尼亚全境发现了数个集体墓葬地,收集尸体并进行DNA检测,以确定死者的亲属关系。一旦他们确定了死者的身份和亲属关系,就将尸骨交还给其家庭成员进行埋葬。发掘小组说,他们在死者身体里发现了子弹,已经用来捆绑被害者臂膀的塑料绳和布条。在已经发掘出来的3500具大屠杀遇难者尸体中,已经有2500具尸体经过DNA检测确认身份。约2000具尸体被埋葬在斯雷布列尼察郊区的博托卡利。人们在这里最后一次看见他们。后来,他们在这里被塞族士兵包围并屠杀。



【深入敌后的评论】

片子的经典、出彩之处是先后发射的两枚SA-13防空导弹追击F/A-18以及最后飞机被击中飞行员和领航员弹射跳伞的镜头。

真实不真实先抛开不说,老美的这段电脑特技绝对堪称战争片中的经典。特别是之后飞行员弹射的镜头,细节非常丰富。

这一段已经被CCTV的军事节目大段引用。

画面也不错,青灰色的主色调加上地上的雪,很合二战迷的口味。

但除此之外,就乏善可陈了。

老套、俗气、主旋律的美国片剧情,破绽百出的技术细节……

总体评价:

适合有军迷倾向的观众过过眼瘾,不可细抠。



【网友影评】


枪林弹雨下飞起的折翼天使——《深入敌后》影评 

《深入敌后》是“9.11”事件后好莱坞推出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美国大片。虽然还没看到一半我就已猜到结局如何,但其中有些情节曲折跌宕,扣人心弦,还是让我为主人公的命运紧张了一阵子。它作为一部商业片也算是成功的了。

《深》的故事是基于一个真实事件所改编。1995年6月2日,美军飞行员奥格雷迪在波黑上空执行任务时被导弹击落。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里,在没有吃没有喝没有任何人愿意帮助他,并且在武装搜捕者不断搜查的情况下,他凭在训练学校所学的生存技巧,靠吃草叶子,喝雨水,终于等到了救援的战友。事情见报后,他当即成了美国乃至整个北美军人的传奇及骄傲。6月12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接见了奥格雷迪,并且向他敬了一个军礼,欢迎英雄回归。经过艺术上的再加工,导演把它搬上了银幕。

看题目我原以为是某个或一伙人潜入敌后做一些间谍特务工作,没想到全片就是讲一个人不停的跑,后边有个面色阴森的狙击手不停的追;在大后方,还有来自指挥官与司令官之间的冲突——救与不救。

在浩瀚的海洋上即使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看上去也不过像个暗礁,主人公伯纳特就是在“北约”派往波黑维和的联合部队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飞行员。他内心充满了矛盾,这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出来。船上的平静生活使他不能安于现状,他想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作战任务。但是波斯尼亚的政治现实不允许他发挥所长。他深感百无聊懒,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准备退出这场战争。但就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换回了已丧失的使命感。由一个小人物变成了一个大英雄。

指挥官瑞格特与伯内特情同父子,为了营救他的“孩子”不惜被革职。影片中这个人物形象比伯纳特稍显暗淡,给我的印象他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跟自己和北约司令官较劲,嘴里说着大段大段的台词,其实不听都知道只有两个字——救人。影片过程中,瑞格特在下级与上级之间抉择,关注伯纳特的情况并争取司令官的许可。但略显空洞像个骨架子,不十分饱满。直到片尾,当他带着美国海军军帽,身穿海洋最深处颜色的军大衣,走在黄昏下的跑道上,远处虚景士兵们向他敬礼,画面上打出了几行字,大概意思是因这次违反命令,被撤销指挥官职务,转为文职。我有些替他惋惜,但同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这次的营救行动是值得的。到此,瑞格特的形象才被烘托起来。

再说说反角吧,敌方将军有一个很酷的出场:一个侧面特写,然后再转头露出那双咄咄逼人的眼睛,观众可能这时都被他镇住了。可惜接下去的发展使他亮相时的光芒逐渐褪色,整部影片没露几回脸,更是惜字如金,台词没几句。把本来是应该他表现对伯纳特格杀勿论的狠辣,转到了手下一名狙击手身上。到结尾大势已去时声嘶力竭的样子都让我有些同情他了。

还有那个穿着一身儿“阿迪”的阻击手,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虽然身处军队,但向来喜欢独自行动,而且身手了得,影片到了后来似乎只有他一人能对飞行员构成威胁。可惜导演并没有深入挖掘此人物的潜质,流于形式,让人感觉不过是条会咬人的狗而已。在影片末尾他和同伴在密林中跟踪伯纳特,当同伴踩中地雷并向他求救时,他只是眼看着同伴,漠然转身弃他而走。我感觉这个细节好像是全片仅有的能表现狙击手人物性格的片段,但是谁都知道杀手是冷血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抛弃同伴,这是符合狙击手的性格特点的,所以如此演绎看上去也没什么新意了。

情节总的来说还算紧凑,但还是有些可有可无的插曲,如搭车进入某市,遇到抵抗军队那段,还有当伯纳特前去拿回“证据”,那个想要跟随他的小伙子向不同方向走出画面,最后不了了之,都与主题无关。导演可能是希望通过那些情节来表现当时政治现状的复杂,但加在这个故事中,既让人觉得多余又感到所表现的不是很深入。

战争题材的影片都免不了在场面制作上下大功夫,这也是衡量影片是否成功的一大因素。基本上,《深》作为一个战争商业片在视觉效果上是相当不错的,影片开头就是一组远中景结合、多角度的航空母舰外观的螺旋状俯拍镜头,画面流畅、剪接准确,很有气势,随后镜头拉到甲板上,正是战斗机起飞前的忙碌工作的场面,人群穿梭,手势、旗语交替起伏,两名飞行员穿戴整齐,手挎头盔,并肩走向战斗机的慢镜头特写,配合强劲的背景音乐,不用做任何动作,任何表情,一个飒爽英姿的美国大兵绝对让你神魂颠倒。

影片最有创意的部分,一组异常精彩的空战。这也是这部片子给我震撼力最强的地方。伯纳特的飞机躲避武装分子发射的自动制导导弹,这枚导弹有自动跟踪功能,这场一机一弹的追逐反击拍的相当有水准,飞机灵活的在空中做出各种动作,疾停疾落,垂直上下、左右翻滚,导弹则死死咬住飞机不放,飞机与导弹的尾烟在空中纵横交织成网,巨大的轰鸣与发动机的引擎声夹杂着金属快速通过气流的哨音此起彼伏,下面是波黑地区常见的森林与冬季的黝黑的草原,丝丝的寒意扑面而来,更增加了画面的凝重。两名技术精湛的飞行员好像游戏般灵活迅速的躲避着导弹,紧张之余在视觉上有了极大的享受。

拍摄手法上慢镜、长镜的转换非常频繁,特效处理的镜头,航拍也时常出现,对于音乐的选择也走的是直抒胸臆的路线,情节紧张时,摇滚风格的节奏迅猛如雷,情节发展到转折时,音乐戛然而止,主人公遇难时,那乐曲悲怆感天动地,决战时刻,时快时慢,时急时缓,轻重结合、动静相宜,该煽情的时候,音乐激昂奋进,催人泪下。比如伯纳特冒着枪林弹雨奔向直升机那段,画面中雪地上拼命飞奔的伯纳特跟着激烈的摇滚音乐有节奏的跑着,让观众的心跳也跟着节奏快速跳动,完全进入了主人公的命运,心里喊着“快跑!快跑”。

当然,作为商业片首先应考虑市场因素,这也就使得影片太过注重外部效果而忽视了一些细微的内在的东西。导演花费过多精力在拍摄手法和特效上,疏于人物塑造。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主流片商的中等制作在画面上还是颇有震撼力的。呼啸而过的战机,并非模型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令人目眩的爆炸,这类好莱坞制作中的标准配置在片中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至于对一部影片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在我看来,他们在该片里看起来即使不像木偶,至多也只是一些符号而已。

其实,无论场面的真实还是内容的真实,无论制作的大小与否,电影中的战争是人类永远的噩梦。那些宏大逼真的枪林弹雨场面,壮观也好,刺激也好;那些故事中各有所求的小人物,悲也好,喜也好,但愿所有这些与战争有关的感官刺激、英雄情结、人性扭曲和人间悲剧,统统只存在于电影之中。无论以何种方式,处于和平背景中去想象、反思战争的人,总是幸福的。

“911”事件后,美国有关涉及战争的电影禁演,人们开始反思电影所表现的暴力对人们的影响。然而,时隔不久好莱坞又推出了战争片,并美其名曰爱国主义教育。对受伤的美国而言,该片是一种及时的宣传工具,《深入敌后》极大地渲染了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当然,这些影片是教育,但开禁战争片更是由商业利益所驱使。

与以往完全炫耀美军的英雄主义不同,影片的制片和编导在歌颂的同时,也加入了他们对于靠武力解决争端的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思考,自觉到美国人对世界事物有时不免天真、有时又充满偏见的态度。例如,在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瑞格特上将要求派更多的士兵投入救援伯纳特的行动时,北约司令官担忧这样的行动会影响到处境微妙的和谈进程,因而责备瑞格特:“你们美国人就关心美国人的命……从来不考虑可能造成的后果。”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通过法国司令官指责,反衬出美国在国际社会上一直宣扬的人道主义。

有人评论说最后一场高潮戏中,一个连的人向狂奔的伯纳特扫射,竟然一枪都打不中,太离谱了。我认为这正是电影带给我们的一场白日梦,它剥离了现实的残酷,让我们心中的英雄永远不死,信念不亡。当伯纳特向观众预期那样一跃而起抓住了“救命稻草”,身后那座被炮火毁了一只翅膀的女神像,仿佛与伯纳特重合,重生的折翼天使飞翔于永远属于他的天空。

 更多介绍......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04-2022 版权所有 ohtpc.com     京ICP备18033774号-2